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假如我说服不了燕王,那第一个死的不是燕王,会是我!
我是来救燕王的,结果呢,却被燕王用刀架着脖子,这算怎么回事?
郑海静静地盯着燕王朱棣,表面上从容淡定,心中却思绪万千。
燕王的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只要燕王动动刀,那他就可能毙命。即便只是被割破气管,那也是死,这大明可没有懂缝合气管的外科医生。
“你说什么?我父皇已经下葬了?”
燕王朱棣坚定地眼神出现了一丝犹疑。
郑海的问题直接他的痛处,他根本就不知道新皇已经登基,更不知道他的父皇朱元璋已经下葬。
郑海看到朱棣的神情,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回答道:“七天前,先皇的棺椁就已经下葬了。”
朱棣大声质问道:“为何如此仓促下葬?为何不等本王前往京城?为何!”
“燕王殿下,能否先发下刀,我慢慢解释给您听。”
郑海可不想被刀架着,这燕王说不定一个激动就失手干掉了他,这太危险了。
“您知道么,朝中有人希望您自投罗网。只要您过了江,那就是公然违背先皇的遗诏。”
郑海见朱棣依旧没有放下刀,继续解释道:“他们会直接将燕王您囚禁起来,到时不管您有什么理由,抗旨不遵,这条大罪无论如何都洗脱不了......”
燕王盯着郑海的眼神稍微柔和,上下打量着郑海,似乎在思考着郑海的话,依旧没有动。
燕王不动,燕王身边的侍卫也持刀不动,守卫渡口的官兵们也持刀不动。
众人就静静地等着,对峙着,手里的刀枪对准着对面的人,时刻准备向对面的人发动进攻。
官兵们咽着口水,手里的刀在上下抖动,长时间地紧张对峙时一些人额头上渗出了汗珠。
“殿下,他说的有道理,不如殿下先放下刀。先了解一下应天府的情况,再做其他打算。”
关键时刻,马和站了出来,上前劝说燕王朱棣。
马和看郑海的眼光很复杂,有惊讶,有欣喜,也有怀疑。
他对郑海的锦衣卫什么很警惕,对郑海的出现感到好奇。
“本王可以不杀你,但你必须告诉我,应天府的情况。”燕王朱棣语气变温和。
郑海微微笑了笑,如释重负。
燕王朱棣收起腰刀,侍卫们也跟着收刀入鞘,围在郑海身旁的锦衣卫依旧小心警惕着,渡口的官兵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刀枪依旧拿在手上。
“你们就留在这里吧,我跟燕王殿下说几句话。”郑海回头对身后的手下说了一声。
作为郑海的心腹,锦衣卫总旗冯致远问郑海道:“郑兄弟,你不会有事吧?”
“放心,我不会有事的。”郑海对冯致远点头微笑。
“燕王殿下,我们去那边说话。”
郑海对燕王做出一个有请的姿势,与燕王、马和等人走向渡口旁边的小树林。
郑海给朱棣介绍了朱元璋去世后的事情,包括朱允炆的登基、朱元璋下葬孝陵等。
他还告诉朱棣,翰林院学士黄子澄建议朱允炆放燕王过江,以抗旨的罪名将燕王抓起来。
“郑海,你休要蒙骗本王。你是不想本王过江才这样说,本王不相信你的话。”朱棣的小眼睛炯炯有神,打量着郑海的面庞。
郑海无奈地笑了笑:“燕王殿下可以不信我的话,如果殿下执意过江,那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朱棣有些意外,看了一眼郑海,问道:“你有事求本王,说吧,什么事?”
“如果燕王执意渡江前往前往京城,我不会再拦阻殿下。不过,请燕王把我的义兄马和留下,我不想他跟着燕王一同落难。”郑海看向一旁的马和,不理会燕王。
郑海、马和与燕王三人慢慢沿着江边走,边走边聊。
忽然,一阵马蹄声响起,不远处的官道上传来马匹的嘶鸣声。
“驾——驾——驾——”
郑海看向官道方向,一队侍卫骑着马,朝着他们三人冲来。
为首的是一匹枣红马,马上是一个白袍公子。
“吁——”
白袍公子一把勒住马绳,在郑海、朱棣与马和三人不远处停下。白袍公子身后的十几匹骏马也停了下来,地上卷起一阵烟尘,灰头土脸的,看样子是赶了一路,很疲惫。
白袍公子纵身跃下,快步走到朱棣身旁,抱拳行礼道:“父王,幸亏您还在这里!孩儿终于赶上了,母妃让孩子给父王带话,不可过江!”
白袍公子说完,看向马和身旁的郑海,没有继续说话,对郑海心存芥蒂。
白袍公子身材魁梧,面貌与朱棣有七八分相似,眉毛粗黑而浓密,脸微圆,显得眼睛有些小。
郑海看着白袍公子,白袍公子也盯着郑海,眼睛凶狠,面露狠色,是个不太友善的家伙。
“高煦,为何不可过江?”燕王朱棣看着儿子,急切地询问。
白袍公子朱高煦小心翼翼地看了郑海一眼,走近朱棣耳边,小声道:“母妃让我告诉您,新皇登基,先皇已下葬,道衍说有危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假如我说服不了燕王,那第一个死的不是燕王,会是我!
我是来救燕王的,结果呢,却被燕王用刀架着脖子,这算怎么回事?
郑海静静地盯着燕王朱棣,表面上从容淡定,心中却思绪万千。
燕王的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只要燕王动动刀,那他就可能毙命。即便只是被割破气管,那也是死,这大明可没有懂缝合气管的外科医生。
“你说什么?我父皇已经下葬了?”
燕王朱棣坚定地眼神出现了一丝犹疑。
郑海的问题直接他的痛处,他根本就不知道新皇已经登基,更不知道他的父皇朱元璋已经下葬。
郑海看到朱棣的神情,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回答道:“七天前,先皇的棺椁就已经下葬了。”
朱棣大声质问道:“为何如此仓促下葬?为何不等本王前往京城?为何!”
“燕王殿下,能否先发下刀,我慢慢解释给您听。”
郑海可不想被刀架着,这燕王说不定一个激动就失手干掉了他,这太危险了。
“您知道么,朝中有人希望您自投罗网。只要您过了江,那就是公然违背先皇的遗诏。”
郑海见朱棣依旧没有放下刀,继续解释道:“他们会直接将燕王您囚禁起来,到时不管您有什么理由,抗旨不遵,这条大罪无论如何都洗脱不了......”
燕王盯着郑海的眼神稍微柔和,上下打量着郑海,似乎在思考着郑海的话,依旧没有动。
燕王不动,燕王身边的侍卫也持刀不动,守卫渡口的官兵们也持刀不动。
众人就静静地等着,对峙着,手里的刀枪对准着对面的人,时刻准备向对面的人发动进攻。
官兵们咽着口水,手里的刀在上下抖动,长时间地紧张对峙时一些人额头上渗出了汗珠。
“殿下,他说的有道理,不如殿下先放下刀。先了解一下应天府的情况,再做其他打算。”
关键时刻,马和站了出来,上前劝说燕王朱棣。
马和看郑海的眼光很复杂,有惊讶,有欣喜,也有怀疑。
他对郑海的锦衣卫什么很警惕,对郑海的出现感到好奇。
“本王可以不杀你,但你必须告诉我,应天府的情况。”燕王朱棣语气变温和。
郑海微微笑了笑,如释重负。
燕王朱棣收起腰刀,侍卫们也跟着收刀入鞘,围在郑海身旁的锦衣卫依旧小心警惕着,渡口的官兵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刀枪依旧拿在手上。
“你们就留在这里吧,我跟燕王殿下说几句话。”郑海回头对身后的手下说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