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拦我者死(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这样,合适吗?他可是朕的皇叔!”朱允炆有些犹豫。

黄子澄说道:“陛下,不要忘了先帝的告诫,‘燕王不可不虑’。”

皇帝朱允炆看向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宋忠,问道:“宋忠,你觉得呢?”

“臣,一切听从陛下的指示。”宋忠回应。

“朕,要考虑一下,你们先下去吧!”

“陛下,机会难得,千万莫要错过!”黄子澄一边说着,一边走出大殿。

“昌盛,你去把郑海找来。”朱允炆对身旁的太监说了一句。

当郑海走进武英殿,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几天后,天色刚亮,大路旁大明的官驿里,马匹嘶鸣。

十几匹骏马踏破清晨的宁静,冲出了官驿,一路向南疾驰而去。

疾驰的枣红色骏马上,一名身穿太监服饰的魁梧男子,向一旁骑马的中年男子喊道:“殿下,再往前就到长江边的渡口了。”

“马和,在前边,我们停一下,先把衣服换上。”

“是,殿下。”

十几人骑着马,他们穿着白色的帽子、白色的麻衣,在长江边的一个渡口前停下。

长江江水浩浩荡荡,水面极为开阔。

放眼望去,江面一览无余,没有一只帆船。

坐在马上,燕王朱棣看着宽阔的江面,沉吟道:“长江真天堑也!没有渡船,纵有千军万马,也只能隔江兴叹。”

马和已经下了马,正帮燕王拉着马匹,对燕王说道:“殿下,前方就是官渡渡口,有渡船。”

燕王朱棣下了马,与十几名侍卫齐步走向官渡的栅栏营区。

负责守卫官渡渡口的士兵将燕王等人拦下,马和出示了燕王的令牌。一众士兵却没有放下刀枪,依旧将燕王等人拦着。

负责守卫官渡渡口的官员拒绝了燕王朱棣渡江的请求,劝告燕王速速退去,说是没有上面的指令,不可放燕王过江。

身穿白色丧服的燕王朱棣大怒:“你个小小水师佥事,竟敢阻拦本王,本王看你是不想要命了!”

呲啦一声响,燕王拔出腰刀。

一众随从纷纷跟着拔刀,十几把明晃晃的腰刀反射着阳光,闪烁着凛冽的寒光。

“本王要进京,为我父皇守孝,拦我者死!”燕王朱棣怒视对面的水师佥事。

马和与燕王的一众侍卫都狠狠盯着对面的兵丁,眼神凶悍,杀气凛然。

“大人,这,这该怎么办?”

“大人,他可是燕王,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守卫渡口的士兵们不禁有些畏惧,互相看看的人,转头求助管事的水师佥事。他们被燕王和燕王随从身上的杀气给震慑到了。

燕王身边只有十几个侍卫,守卫渡口的士兵人数更多,可是从燕王侍卫身上,他们感觉到了一种可怕的气息。

这种气息陌生而可怕。

燕王侍卫们面容肃杀,眼神凶狠,神情坚毅,犹如一群即将出笼的猛兽,又像地狱里逃出来的恶魔。

守卫渡口的水师士兵已经很久没有打过仗,面对这样一群杀气凛冽的侍卫,他们忽然感觉大事不妙,心生畏惧。

领头的水师佥事也被燕王等人震慑住了,咽了咽口水,他结巴着:“没......没,没有上头的命令,我,我,我不能放你们过去!”

燕王朱棣怒喝道:“你当本王,不敢杀你不成!”

被朱棣这么一喝,水师佥事反倒清醒了几分,哆嗦着回答道:“燕,燕王,先帝有遗诏:‘诸位临国中,毋至京师’。你这是抗旨!”

“父皇有丧,本王回京奔丧,有何不可!谁敢说本王抗旨,你叫朱允炆前来,与我对峙!”燕王朱棣理直气壮。

“你,强词夺理!”水师佥事也抽出腰刀,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大声喊道:“本官已经给对面传出消息,除非对面同意放行。否则,就算砍了本官,燕王你也休想过江!”

“你!”燕王朱棣紧握腰刀,狠狠瞪着水师佥事。

“殿下息怒!”马和上前拦住朱棣,低声对朱棣道:“殿下,丧葬期间动武可是大忌,请殿下耐心等一等。”

燕王朱棣听了马和的话,怒意稍解,稍微平静了下来。

“本王不与你计较,快快通告对面,本王要过江!”

朱棣将腰刀插回刀鞘,众侍卫也跟着收刀入鞘。

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稍稍缓解,守卫渡口的官兵依旧手持兵刃,不敢松懈,只是稍微缓了一口气,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没过多久,对面驶来一条小帆船,船上站着几个锦衣卫服饰的人。

马和对燕王朱棣低声道:“殿下,我怎么感觉,那个为首的锦衣卫好像有些面熟。”

“面熟?”朱棣有些疑惑,一直盯着从船上走下来的那个锦衣卫首领。

“锦衣卫千户郑海,拜见燕王。”

快速从守卫官渡的士兵中走过,来到朱棣近前,郑海向燕王朱棣行礼。

“郑海,你没死?”燕王朱棣有些惊讶。

马和则盯着郑海的脸,张大着嘴巴,愣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这样,合适吗?他可是朕的皇叔!”朱允炆有些犹豫。

黄子澄说道:“陛下,不要忘了先帝的告诫,‘燕王不可不虑’。”

皇帝朱允炆看向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宋忠,问道:“宋忠,你觉得呢?”

“臣,一切听从陛下的指示。”宋忠回应。

“朕,要考虑一下,你们先下去吧!”

“陛下,机会难得,千万莫要错过!”黄子澄一边说着,一边走出大殿。

“昌盛,你去把郑海找来。”朱允炆对身旁的太监说了一句。

当郑海走进武英殿,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几天后,天色刚亮,大路旁大明的官驿里,马匹嘶鸣。

十几匹骏马踏破清晨的宁静,冲出了官驿,一路向南疾驰而去。

疾驰的枣红色骏马上,一名身穿太监服饰的魁梧男子,向一旁骑马的中年男子喊道:“殿下,再往前就到长江边的渡口了。”

“马和,在前边,我们停一下,先把衣服换上。”

“是,殿下。”

十几人骑着马,他们穿着白色的帽子、白色的麻衣,在长江边的一个渡口前停下。

长江江水浩浩荡荡,水面极为开阔。

放眼望去,江面一览无余,没有一只帆船。

坐在马上,燕王朱棣看着宽阔的江面,沉吟道:“长江真天堑也!没有渡船,纵有千军万马,也只能隔江兴叹。”

马和已经下了马,正帮燕王拉着马匹,对燕王说道:“殿下,前方就是官渡渡口,有渡船。”

燕王朱棣下了马,与十几名侍卫齐步走向官渡的栅栏营区。

负责守卫官渡渡口的士兵将燕王等人拦下,马和出示了燕王的令牌。一众士兵却没有放下刀枪,依旧将燕王等人拦着。

负责守卫官渡渡口的官员拒绝了燕王朱棣渡江的请求,劝告燕王速速退去,说是没有上面的指令,不可放燕王过江。

身穿白色丧服的燕王朱棣大怒:“你个小小水师佥事,竟敢阻拦本王,本王看你是不想要命了!”

呲啦一声响,燕王拔出腰刀。

一众随从纷纷跟着拔刀,十几把明晃晃的腰刀反射着阳光,闪烁着凛冽的寒光。

“本王要进京,为我父皇守孝,拦我者死!”燕王朱棣怒视对面的水师佥事。

马和与燕王的一众侍卫都狠狠盯着对面的兵丁,眼神凶悍,杀气凛然。

“大人,这,这该怎么办?”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