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去找(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在来出版社之前,段黛就已经在为去澳大利亚做准备了。黎尚轩得知她又要出国,赶紧去搜了一下:【南半球和咱们这边的季节是反过来的,你记得多带一些厚衣服。】

    段黛“啊”了一声:【你不说我差点忘了。】

    这几天段黛只顾着查看护照签证之类的东西了,一点没想起来南北半球的事。

    黎尚轩:【到时候我送你去机场吧。】

    虽说段黛现在有车了,但是毕竟车子不能总在机场停着,她还没财大气粗到可以给机场付好几个月停车费的程度。能有人送她去机场最方便的。思及此,段黛也没推辞:【好。】

    临译社和澳洲那边联络了一下,交代好之后给了段黛那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一阵紧急的准备之后,段黛坐上了飞往堪培拉的航班。

    黎尚轩送她去机场时,先说了加油,然后补了一句注意安全。段黛略微颔首:“这次我应该不会花很长时间。”

    阿黛尔出生于墨尔本,直到母亲奥莉薇去世后才来到堪培拉定居。自阿黛尔获得诺奖之后,便只和一家名叫阿伦的出版公司合作了。正是这家出版公司获得了阿黛尔的遗作,并与临译社取得了联络。

    段黛下飞机后,看到到达大厅有人举着一块写着“你好”两个中文大字的牌子,便知道这是阿伦派来接她的人了。举着牌子的女人看起来四十来岁,一头栗色的长发,身形高大健壮,皮肤是非常健康的小麦色,非常符合段黛对农场主的刻板印象。

    见到段黛后女人招了招手,先是用蹩脚的中文说了句“欢迎来到堪培拉”,然后还是用了英文来对话。女人名叫凯丽,是阿黛尔生前最后一位责编,就是她将阿黛尔生命最后零零碎碎的手稿与文档整理起来,拼出完整版的《那时我只有十二岁》。

    凯丽将段黛的行李放到后备箱里:“没想到段黛小姐会亲自来这里。”

    段黛:“阿黛尔女士临终所托,让我觉得自己应该多参与一下她遗作的出版工作。”

    凯丽轻轻叹了口气:“我们也是没想到……”

    澳洲这边确实入冬了,但是没有段黛想象的那么冷。她拉了拉自己的领口:“不知道你们在读完这部作品后是什么感受……”

    凯丽:“坦白来说,我们第一想法都是不敢相信。甚至当时有人想直接销毁这份遗作,不让它再见天日。”

    段黛看着前方不同于国内的景色:“但是没办法这么做吧?”

    “是啊,全国,甚至全世界都知道阿黛尔临终前留有一部作品的事了,并且她在采访里一直表示很期待这部作品的发行,所以我们也不能以阿黛尔遗愿的借口将稿件压下来。”

    段黛转头望着路边一望无际似是荒漠一般的风景,数着间隔相同的行道树:“没想过去求证一下,阿黛尔所说的经历是真是假吗?”

“……”

    没有得到回答的段黛转过头来看着凯丽。

    “大概……是真的。”

    段黛:“是……有证据了?”

    凯丽摇了摇头。

    阿黛尔去世时已有八十多岁,她遭受侵害的年代实在太过久远。阿伦公司也试图前往墨尔本做调查,然而当年的邻居同学大多都已不在人世,很多事情都难以考证。

    奥莉薇的责编也去世很久了,曾经合作过的出版社现在全是年轻人。根据那家出版社存档的责编手稿来看,奥莉薇与第二任丈夫如胶似漆,多次被出版社的员工们评价为神仙眷侣。

    他们在墨尔本曾经居住过的房子被推倒重建,几乎没人知道那里曾住过两位女作家。

    种种状况表明,当年的事已经无从查证了。仅存的一些对她们过去生活的记录也全都是好话,根本想象不到奥莉薇会为了保护“爱情”而纵容丈夫性|侵自己的女儿。

    那么为什么阿伦的工作人员认为这一切极有可能是真的呢?

    “奥莉薇去世后,阿黛尔迅速售卖了她和母亲在墨尔本共同居住的家,成交的价格在当时来看算是很低的,看来是非常急着脱手。但是阿黛尔那个时候已经在文坛崭露头角了,到手的版税虽然没有后来那么高,但也足够她生活的。更何况奥莉薇给她留下的遗产也价值不菲,所以实在想象不到阿黛尔为什么要着急将房子卖掉。”

    “当时阿黛尔卖房子的一个条件就是,希望对方能够将这座房子重新装修,最好是推倒重建。所以最终买下那栋房子的正是承诺会将其大规模拆改的人。”

    段黛沉吟:“因为这栋房子里有不好的回忆,所以想尽快销毁吗……”

    “还有就是,”凯丽深吸一口气,“阿黛尔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她的心理医生在几年前也去世了。不过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阿黛尔很排斥提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事情,也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母亲。”

    “毕竟作家母女嘛,媒体们都会好奇是不是母亲影响了女儿才使她走上创作之路的……但是阿黛尔从来不回答这些问题。其实我们当时都是很奇怪这件事的,也猜测过会不会是奥莉薇再婚之后就忽视了女儿……现在看了阿黛尔的遗作之后,这些误会突然就解除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