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闻太师回来了(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且说闻仲班师回朝后,至今还对月余前的事情念念不忘。

当时七十二路诸侯反抗甚凶,闻仲见七十二路诸侯连营百里,准备用火攻,来一个火烧百里连营。

但营地刚刚起火,突然风云变幻,风催雨压,只见北海龙王携带龙族子弟亲自在北海上空施云布雨,范围之大,足有数千里之遥。

闻仲当时就气了,他和北海龙王有一面之交,没想到他竟然会坏他战机。

他当时骑墨麒麟,手持双鞭来到云雾中质问北海龙王:“老龙王!你为何要在此施云布雨,坏我大事,北海诸侯给你了什么好处?”

“闻太师,吾等奉人皇之命,前来北海施云布雨,保人族风调雨顺,你莫要多想。

北海龙王可打不过闻仲,那闻仲手中的雌雄蛟龙双鞭可不是好惹的,打一鞭就算是龙族也是伤筋动骨。

“你休要胡说,我王何时下令于你!”

“就在数日前,东海陈塘关,有黄飞虎、崇候虎、苏护、李靖等人在场,闻太师详情还请您回去过问人皇吧,吾等还有正事。”

说完,北海龙王便继续施云布雨。

闻仲回到营内,刚来到营帐之中,一将领就求见。

“报,太师,北海七十二路诸侯在营外求见。”

“他们还敢来见我?所为何事。”

“北海大旱已经治理,此乃天降祥瑞,他们愿降,重归大商领土。”

就这样,北海七十二路诸侯在谋反不过数月的时间,便投降了。

闻仲一路上都无比疑惑,虽说投降是好事,可四海龙族应该是听命于天庭呀,怎么会听大王的命令呢?

带着疑惑,闻太师领着大军回到了朝歌,他看到了城外的龙王庙,心中也有了一点答案。

“修建庙宇供奉龙王?这么做能保风调雨顺的话,倒也不差。”

闻仲长抚白须,他明白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什么的道理,对子受的行为深深点头。

进入朝歌城,百姓得知闻仲班师回朝,也夹道热情迎接。

龙德殿,众多大臣也在殿门。

“闻太师远征北海,辛苦了啊。”

闻仲翻身下了墨麒麟,向众大臣问道:“大王呢?”

“大王他在...”

此时的子受在哪呢?当然是在验收成果了。

“好白,好柔,好细腻。”

子受抚摸着那张铺在滤网上刚刚晒干的白纸,这么轻柔的白纸,简直不像是大商能有的。

要知道,直到大概隋唐朝的时候,纸才达到了一种白净的程度。

可现在他面前的这张纸,简直不要太细腻了。

商容在一旁笑着说道:“老臣日夜兼程,按照大王所说之法造纸,第一次做出的纸又粗又黄,老臣心想,定是臣的方法不对,便回想大王所说,多次改进,加入了一些植物浆液,才做出此等洁净之物。”

“爱卿辛苦了。”

“臣只不过是按照大王所说按部就班的制作而已,不辛苦。”

“那孤要问一个问题,这纸造价如何?

“比锦布便宜太多,且利用的大多是无用的麦秆、竹,依臣之见,此物可大量生产。”

“那就好,那孤现在再交给你一个任务。”

“大王请讲。”商容低身候命。

“即日起,将大商所有的文字记载用纸重新写好并装订成册。”

“装订成册?”

“就是将纸裁成等大的页数的,用丝线在一边缝成一册,包上书皮保护,然后再...”

对了!孤突然想到一件妙计!”

商容快哭了。

这大王怎么又有妙计了?最近他都快累死了呀。

“大王请讲。”他苦着脸请命。

“将大商所有的文字雕刻在等大的四方木印或者石印上,需要写书时,将这些文字排列整齐,再在印上染上油墨,将纸盖上,一页又一页,那岂不是能够大量印书了!”

子受装的很辛苦,要装作自然实在是太累了。

看商容的表情,似懂非懂,似明非明,大概心中也有数了。

“丞相,此事就交给你来办了。”

“老臣,尽力。”

“如果此事能行,便将学堂需要的内容编册成书,准备千人份,所需费用从国库拨款,此乃国事。”

“既然是国事,那老臣定不会怠慢。”

虽然商容有点累,但是能用钱解决的事,对于大臣来说都不是事。

在朝歌城,只要给钱,什么样的手工人才都能找到。

而且商容也觉得子受说的有理,若是可行,那订书成册,将来大商人人都能学习知识,这乃是人族之幸啊。

商容陪同着子受刚走出造纸的工坊,刚出门,就看到了一只墨麒麟站在路边,那墨麒麟毛如浓墨,角泛黑光,蹄而有力。

闻仲站在墨麒麟旁,见子受走出,躬身道:“老臣见过大王。”

“太师,你终于回来了!”

子受立刻化被动为主动,迎了上去。

“孤等你等的好苦呀!”

“大王一直在等老臣?”闻仲不解。

“是啊,孤王有一国策,需要闻太师这样的仙家弟子相助啊!来,来,随孤到龙德殿,孤向你细谈。”

“哦,哦。”

闻太师被子受忽悠走了,本来他还想质问子受为何更改镇国神兽这样的大事不和他商谈,但子受的热情实在太过热烈。

两人来到龙德殿,子受从龙德殿王座的桌下拿出了一块布,并放在了桌上。

“太师请看,这便是孤接下来的计划!”

只见那块布上,画满各类文字,闻仲看不懂,这似乎并不是大商的文字,但是子受却为其解释起来。

“孤打算收纳人族各城的孩童,以10岁-15岁为主,先教其识文算数,随后教其内功心法,待其练气有成后,再根据其擅长、资质、生辰八字、性别等等因素为其分配功法,这些功法同时根据修炼类型的不同,从剑修、丹修、符修、阵修、等不之道分化,使其简化修炼内容,专精一道修炼,不知太师意下如何?”

闻仲一边听着一边点了点头。

“老臣大概能够听懂大王的意思,只是修炼的功法从何而来。”

“那就需要太师辛苦一趟了,孤听闻截教门人众多,有万仙之数,这万仙不求来多,只要有数十之数,我大商何尝不兴呀。

闻仲懂了,大王这是把主意打到截教身上了。

“老臣以为不妥,截教门人不图功名利禄,只求悠闲自得,老臣恐怕拉不来几人。

“不图功名利禄,不给就是了,就以扩大截教门徒为由招纳他们,截教向来讲究有教无类,通天教主门下弟子数万,那他们弟子的弟子若有数万,岂不是刚好迎合教义。”

“这!”

闻仲虽然想反驳,可是他却无法反驳。

因为子受说的很有道理呀,他师祖通天教主门下外门弟子数万,皆是截教门人。

而截教门人的弟子往往不多,一些截教门人甚至没有弟子,不是他们不想收,而是没人收,而大商人口众多,纵然万里挑一,也总能找到合适的弟子吧。

这说的闻仲自己都想收徒了。

“那臣,试一试罢。”

“那就有劳太师了!”

子受不求别的,把九龙岛四圣、三仙岛三霄娘娘、金整岛十仙、蓬莱岛七仙、瘟神吕岳和他的弟子、火神罗宣等这些截教二代和三代外门弟子邀请来就好。

至于内门弟子,那还是别想了。

多宝道人、金灵圣母、龟灵圣母、无当圣母四位内门弟子可是各个都是大罗金仙起步,准圣封顶的仙人。

多宝道人不多说了,被广成子的番天印打了一下,就翻了个跟斗,老子化胡为佛,这多宝道人便成了西方多宝如来佛。

金灵圣母和慈航、普贤、文殊三人数百回合而不落下风,后被封位神为斗部之首。

龟灵圣母虽然惨了点,被蚊道人吸光,只留下一龟壳,可也是圣人出手才压制她,阐教弟子惧留孙手上有捆仙索都不敢和她交手。

无当圣母活了下来,后世人称之为骊山老母,骊山老母哪位?熟悉白蛇传的人都懂。

连西方教和天庭都想抢这四人呢,通天教主不可能看着这四名弟子入封神大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