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三进四合院(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宋七七把壮壮放在床上,小家伙皱巴皱巴嘴又要哭,宋七七又拍了拍他的小身子,嘴里哦哦了几声,壮壮便睁着一双无辜的眼睛看着她,让人心都化了。

宋七七戳一下脸蛋,捏一下小手的玩儿人家,小家伙也不闹,抓住了宋七七的一根手指,在宋七七的拍打中,巴嗒巴嗒嘴安静的睡了,有趣的很。

众人都看呆了,杨婶子啧啧称奇,“壮壮跟七七投缘啊。”

梁英笑道:“也不知有什么秘诀,供销社里有那两三个月的小孩子,给这丫头逗两下就张嘴笑。”

宋七七得意,“我这是人品好,貌美如花,人见人爱......”

梁英气结,“嗯,还花见花开,母猪见了吧嗒嘴呢!”

宋七七笑嘻嘻的抱着梁英的胳膊,“妈,晚上我在姐这边睡吧,壮壮要是闹了我就帮忙哄哄。”

杨婶子忙道:“哎哟,那怎么行,你明天还要上学呢。”

宋七七一摆手,“没事,我一闭眼就能睡,晚上起夜也不怕的,转眼就能睡回。”

梁英点头,“这丫头精力旺盛得很,中午都不用睡午觉的,让她带几天,把壮壮那习惯带出来也就好了。”

于是,小保姆宋七七光荣上岗了。

而宋七七在小保姆这个很有前途的岗位上,也干得不亦乐乎,她本来就是孩子王,加上修炼的功法,天生就对人有一种亲和力,只要她愿意,没有小孩能抗拒得了她的,何况一个小小婴儿。

果然,在宋小保姆的调教下,一个星期后,壮壮小魔王形成了正常的作息规律,晚上除了吃奶,基本就是一觉到天亮,成了乖巧可爱的壮壮小盆友。

广播传来报站声,宋向党同学一步三回头的向剪票口走去,宋七七暗自吐槽,温柔乡,英雄冢,古人诚不欺我。

以前的宋向党,每次放假,不是在外面浪了一圈才回来,就是提前离家在外面浪了一圈才回学校,哪像现在,一放假就往家跑,不到最后一刻不离家。

反观大哥宋向国,除非学校有事,否则都是第一时间往家里跑,不到最后时刻不离家,而这次,也是因为要半年前进入商业部实习,刚过完年就急匆匆走了。

说起宋向国,宋老妈子的心又开始操了起来,这二哥的感情都已经开花眼看就要结果了,可大哥的对象在哪里呢,想出手推一把吧,可也没个方向啊。

这几年来,宋七七最为关注的也就是大哥了,据她暗中观察,这几年平平安安的也没出过什么意外,可也没发现他对哪个女童鞋表示个好感什么的。

人家同他一个宿舍的,不是在搞对象,就是在搞对象的路上,可他呢,却一门心思全扑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上。

倒是有几个对他有好感的,通过相熟的同学向他传过小纸条,他倒好,反过来帮人家拉媒牵线,竟然让他促成了好几对......

宋七七忧郁了,这铁树何时才能开花啊,还是因为命运改变了,月老来不及帮他排姻缘啊。

好在除了这一点,其他都很正常,他的学习成绩,组织能力,都属优异级别,为人处事,也相当的老成稳重,所以才进入了商业部实习。

宋向国不知道自家妹妹为他操碎了心,他现在在李丰家里,正要跟着李丰出门去看他家亲戚的一座四合院。

自从父亲交待他买几座四合院后,他就一直托人打听着,不过现在卖房子的人少,有的不是位置太远,就是太破烂,几乎就只剩下几面墙那种,两年来也只买了两座一进的小四合院。

但是位置都不错,而且有一座还在他学校附近。

虽是一进,也有三间正房,两间耳房,他拾掇拾掇,也就搬了进去,一个人住,就显得很空旷了,那里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同学和宿友们的据点,一到周末,便闹哄哄的聚了一帮子的年轻人。

喝茶聊天,吃饭打牌,甚至抽烟喝酒,离开了学校的约束,尽情的释放着年少轻狂的天性。

李丰道:“那是我姐的大姑子家的房子,房主姓张,是个三进的大四合院,原来他们家和公公婆婆,还有两个小叔子,一大家子十几口人一起住在里面,我姐的大姑子嫌四合院太破,冬天还得烧炉子,掏灰扒火的,她早就想分家出去住楼房去了,可是公公婆婆不同意分家,死活把拉着,她也没办法,就一直将就着了。”

宋向国,“哦,那现在怎么就肯了?”

李丰,“这不是吗,去年年初的时候,她公公死了,前段时间她婆婆也没了,她跟两个妯娌都不愿意住这破房子了,分家也不好分,就撺掇她们男人,想把这房子卖了买楼房住去,只是他们要价太高,要二万五千块呢,没多少人买得起。”

宋向国“嘶”了一声,“我次奥,我那间当初买也就六千三,这也太贵了吧。”

李丰,“先看看再说吧,到时候再压点价,毕竟他们那地方大,要出手也挺不容易的。”

宋向国颔道,“那就先去看看吧,不过这一年多来,房价也涨了不少,像我那间那样的,现在差不多要七千了。”

李丰家就住在灯市口胡同里,离他那个亲戚家很近,也就一公里多的路程,走路十分钟就到了。

两人沿着灯市口走进了北河沿大街,又沿着北河沿大街走了三百多米,进入到了东华门儿,正好路过角楼。

彼时,已是傍晚时分,角楼倒映在护城河上,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将护城河和角楼镀上一层柔和的金光,远远望去,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画卷。

看到这幅美景,宋向国心旷神怡,立刻觉得不管那房子破成个什么样子,哪怕没有房子,只是那么个地方两万多块钱也值了。

李丰看到宋向国被角楼的美景吸引住了,便告诉他,他们要去想看的那座四合院,就在这角楼的附近,离角楼也就四五百米远吧。

宋向国一听,眼睛都放光了,能在有着五百年历史,这么有古韵意味的角楼附近有一栋四合院,多好啊,想想以后父母住在这里,每天吃完饭,就可以到角楼这散散步。

角楼一年四季都是美景,冬天护城河结冰后,角楼倒映在冰面更是别有韵味,夜晚角楼也会亮灯,呈现一种现代与古代相互交融的感觉,无论是走马观花的游览还是慢慢在这里长居,都是极美的事情。

走到了李丰他姐的大姑子家,那家就在离角楼最近的地方,位置属于京市的最黄金地段了。

虽然宋向国不知道,这里的四合院在未来值几亿元一栋,但他经常受宋文熏陶,这两年又时常关注楼市变化,眼光也是非一般人能比的,这里现在要价两万多块虽然是贵,但以后肯定会翻上一翻甚至更多。

然而进门后,宋向国发现这座四合院真的像李丰说的那样,破破烂烂,埋了吧汰的,房子露到外面的椽子都已经腐朽发霉了,院子里也堆得跟垃圾堆似的,乱七八糟,一看就不像正经过日子的人家。

这么好的四合院,给他们住真是白瞎了。

“小丰啊,你这个朋友多大啊,是干什么的?”李丰他姐的大姑子凑到李丰耳边轻声道。

她也是看宋向国年轻,像个学生似的,有点怀疑他的经济实力。

这个年代的人还是比较重老,一般买房子这样子的大事儿都得老人出面,老人点头才能定下来,可这小伙子,也太年轻了,这买房子的大事,他能做得了主吗?

李丰他姐的大姑子名叫何莉。

李丰看了一眼何莉,小声道,“这是我同学,家是南方那边的,人家可是富二代,家里做生意的,有钱着呢,他自己都有一套四合院了,现在就想要套大的一家人来了可以住。”

何莉一听,顿时了然,这几年南方人做生意可不得了,很多新奇的东西都是从那边传过来的,又便宜又新潮,还不用票,她们家的一台21寸大彩电就是托人从那边买的,才六百多,在京市百货大楼要差不多八百块呢。

原来是南方那边的有钱公子哥啊,怪不得这么有底气,敢来看紫禁城脚下的房子呢!

听到这个消息,何莉夫妻和她两个小叔子一家都对宋向国经济实力不再怀疑,纷纷热情的向他介绍这老破房子的种种好处。

其实不用他们介绍,也不用他们说什么,在一路走来的时候,宋向国就已经决定要买下来了。

说实在的,这房子也就是这地值钱了,在住过自家的大别墅后,宋向国觉得这里基本都要拆掉重建的,但也无所谓,他知道自己家现在的经济实力,花个五六万在京市再整上一幢别墅,还是不成问题的。

不过,他还是煞有介事的各个角落都仔细睢了一遍,然后又提出了种种的缺点,最后砍价——

张家要价二万五,宋向国只给了一万八,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最后以二万一千块成交。

只是,他现在手头上可没有那么多钱,除了生活费,也只有存在银行里的一万多应急的,不过也没事,打个电话让家里汇过来也就十天八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