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是什么东西三(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老师,我有问题想问你。”待上一节课的学生出门,叶聆弦便迫不及待地在老师身边坐下。

林老师不紧不慢地打开叶聆弦的教材,关切道:“小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是练指法和认五线谱的问题。老师,我昨天自己录音反复听了很多遍,发现在换指的时候旋律卡顿特别明显,尤其是拇指穿过掌心跟到小指后面那一瞬间,我怎么练都能听出来;还有就是五线谱,每个音在弹之前都要数一遍,眼睛都快看花了,最后实在没办法,在下面补了一行简谱,em……就在这儿!”

林老师顺着叶聆弦手指的方向,才发现在她手写的指法下方,还有一行用铅笔标注的细细小小的阿拉伯数字,若不是凑近观察,根本发现不了。

“哈哈!看来你还是更适合简谱。不过钢琴谱基本都是五线谱,现在你练习的只是入门级别的曲子,都比较简短,转化成简谱不过片刻功夫;若是学到中高级难度,那这工作量就不是多一点半点了,你总不能每回都去网上搜相关的简谱吧?而且网上的琴谱有些是改编过的,若是你以后准备走这条路,这会是个大麻烦。”

“老师,我学钢琴纯属兴趣使然,不靠这个吃饭,不学五线谱也没事吧?”叶聆弦仍抱有一丝侥幸。

林老师看出了她的小心思,一改往昔温柔的态度,严肃道:“识谱和练习指法是学琴的必经之路,小叶你刚刚入门,正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钢琴流行广泛,相关音乐的创作发展历史悠久,自有其章法,遵循现有的规则学习,对后期精进演奏技法,甚至创作新曲都大有助益;五线谱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流行的乐器大多选它来进行教学,尤其是西洋乐器,就算是民乐,很多也都配有五线谱。”

林老师顿了顿,转身正面叶聆弦,继续说道:“小叶,你年纪还小,未来还有很多选择,就算你不是艺术生,打好基础,也会在其他方面形成积极的反馈。就比如,曾经专业考古人,因为偶然阅读过一些化学资料,从中获得灵感,研发出一种保存出土文物的新技术……”

叶聆弦在一旁低着头,默不作声,双手手指交叉扣合,两个拇指互相拨弄着仅剩的一截指甲。

林老师叹了口气:“现在跟你说这些,确实有点早……算了,我们继续学习吧,只要你是在认真练习,其它的就都不重要。”说着,抬腕看了一眼手表,又回到笑盈盈的模样:“时间不早了,我们继续学习新内容吧。今天的目标是学会这首《小星星》。我先弹一遍给你听。”

只见林老师的十指在琴键上翩翩起舞,左右手相互配合,相辅相成,轻快的乐声倾泻而下,有如点点星光汇入银河,点亮无尽的夜空。

“这是加了和弦的《小星星》,等你左手的灵活度提高了,我再教你,今天先教右手的主旋律。你把右手放我手,先感受一下指法,哆哆嗦嗦啦啦嗦……”

失去了和弦的加持,深夜的静谧感荡然无存,即使专业如林老师,也不免有些单调。

叶聆弦依旧沉默,脑海中划过一丝异念,在心里落地生根。

“来,我给你标好了指法,你试试看,先慢点,等弹稳了,每个音的力量都均衡后,再加快速度。”

“好,开始!哆哆嗦嗦啦啦嗦,发发来来咪咪哆……”

叶聆弦来不及数谱线,干脆放弃看谱,直接竖起耳朵听林老师唱谱,为她“伴奏”。

“对,就是这样,很好……你上手很快,非常好!”

随着右手的状态渐入佳境,林老师的话开始多了起来:“小叶,你真是我遇到过的上手最快的学生,你听我的,回去多抄抄五线谱,一边抄一遍哼唱,然后多练练指尖力量,很简单的,你把手放桌子上,从拇指开始依次敲桌子,再反过来从小指依次敲下去,每天练一会儿,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明显不一样。”

叶聆弦半信半疑地看着她,见她的样子不像在忽悠,便点点头。

琴行外车水马龙,汽笛声不绝于耳,夹杂着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声,搅得叶聆弦心烦意乱。

公交车久等不来,烦闷的她决定顶着烈日踱步回家。回想起刚刚在教室里,林老师推心置腹的那番话,她又细细推敲一番:遵循规则、勤加磨练才能精进技法、开拓创新,那音乐本身的自由又去了哪里?那些名家所谓的“音乐是自由的”、“音随心动”又算什么?

恍惚间,她又想起了那个与苏落方并肩而坐的夏日。

那日,他眉眼低垂,下颌抵住腮托,左手指尖在琴弦上轻颤,右手执弓搭弦,从一端摩擦至另一端,那时的乐声早已记不大分明,但她记得他的神情,那分明是自在随心的人才能拥有的表情。

叶聆弦百思不得其解。

今日的风太过懒怠,纵着烈日无情加温,她抬头放空自己,不料被阳光晃得睁不开眼,不得不用手挡在眉前。

不知不觉,她已走过半程,在她左手边的马路对面有家工厂,前些年围墙翻新,说是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宣传本地的传统文化,遂在崭新的白墙上,印上无数文化遗产的宣传文案。经过几年的风吹日晒,围墙上的涂料已爬满裂隙,上下边缘处有几块地方已经风化脱落,暴露出灰黑色的水泥墙体,围墙顶部因为拉了防盗网无法铺就瓦片,不知是谁想出来的,用塑料板打印出旧式围墙瓦沿的图案,贴在围墙上缘,远看竟能以假乱真。

围墙上的水墨丹青簇拥着深棕色的字体跃入眼帘,最显眼的便是打头那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后接一系列遗产名称:虞山派古琴艺术为首,其后紧随白茆山歌、常熟花边制作技艺、浒浦花鼓……甚至有许多她从未听说过的名词——原来她从未了解过这个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