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何其悲哀!何其黑暗!(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青州,广陵江横穿而过。

以广陵江为界,可分为江北一十六郡,江南八郡。

其中,以绿亭郡和中原郡为首的江南八郡,俨然便是青州的重中之重。

几乎囊括了整个青州的富饶地和豪阀家。

至于为何涝灾只出现在青州相对贫瘠的江北,却几乎没在江南发生过……

随着姜长歌的话落。

唰!

姜长慎双目猛地瞪大,眼中布满了震惊。

这小子……

居然看到了这一点?

居然看得如此之深?!

为何?

还能为何!

难道洪水会长眼睛不成?

亦或是,真就是上苍开眼了,青州江南乃是不可多得的福地?

显然不可能!

那么……

唯有人为!

两江交汇的淤塞是事实。

春汛、梅雨等大水之下,水位上涨,乃至引发涝灾,那也是必然的。

可水往哪个地方走,那可就很有说法了。

对此,姜长慎不是不知道,但之前尚未登基的他也没办法,只能将这些一一记下,等待时机。

谁又能真的理解,一心想要富民强国的他,当得知这些隐情真相时,心中是何等的悲痛?

所以说,姜长慎对于世家豪阀的憎恶,远远不仅是皇权和世家豪阀之争这么简单!

大楚立国二百余年,这些個世家豪阀,就从未懂得收敛过,从未停止过作死!

时至今日,已经容不得他姜长慎不亮起屠刀了!

他本以为,很多事情他在做,怕是外人根本无法理解。

他也做好了不需别人理解的准备,做好了当一个世人眼中的暴君。

可现在……

“为何?”

“长歌,你倒是说说,为何涝灾不会发生在青州江南?”

姜长慎深深的看着姜长歌道。

满眼早已是期许之色。

姜长歌道:

“还能为何,无非就是青州的豪族福荫着我大楚的光辉,却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人为的制造出世人眼中的天灾,枉顾我大楚百姓性命,巧取豪夺!”

“一场大水!”

“青州江北化为泽国,数十万乃至百万百姓流连失所,哀鸿遍野!”

“而江南的豪族呢?”

“他们可都是大善人啦!”

“不仅施粥安抚流民,更是提供府下各种仆役之缺,或是供流民们养马,或是种地,以避灾祸,以养老幼!”

“这也使得他们在地方上,美名越来越大,甚至深得百姓拥戴!”

“事实呢?”

“果真如此么?”

“百姓们逃难了,江北的土地呢?”

“一步步尽数落入江南豪绅之手!”

话到此处,俨然已经无需姜长歌更为深入的说下去。

姜长慎饶是深知这一点,眼下都不免双拳紧握,目光充血。

属实是听闻都深觉骇然无比,毛骨悚然!

那可是数十万乃至百万百姓的性命啊!

可在那些豪族眼中呢?

根本就一文不值!

关键是——

这些事情,朝中的大老爷们或许想不到,或许见不到。

可青州地方上呢?

那些个刺史、郡守乃至于县令县丞,他们难道就毫不知情?

显然不可能!

唯一的解释便是——

他们早已成为了豪族家的走狗!

国家怎么会灭亡?

社稷又为何被倾覆?

就是这样,一步步的,无形之中,再强盛的王朝,最终也被这群败犬拖入了亡国的境地!

何其的悲哀!

何其的黑暗!

又是何其的令人痛心!

何其的令人只想将这群渣滓,尽数屠戮一净!

眼瞅着姜长慎神色不断变幻,双目之中早已满是怒容,可他却依旧在竭力克制着。

姜长歌开口继续道:

“皇兄,这也是臣弟想裴文远去青州的原因。”

“对于青州,对于青州的那些豪族,神凰城应该没人再比裴文远更为了解。”

当然。

除了这一点外。

裴文远的军事才能,才是姜长歌更为看重的。

他深知,在不久的将来,楚蜀之间必将有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

大楚想要打进西蜀,主要就三条路,陇关入攀西,雍州走鬼筒关,还有就是青州的湖沁城。

攀西城背后是蜀道,小股部队突袭还行,根本不适合大军挺进。

鬼筒关靠着广陵江最为凶险的沧江支流,滚滚江水,宛若倾泻,激流瞬急。

可谓是,一堑在手,高枕无忧。

最可行的,也就剩青州湖沁城所拥的地势开阔,蜀江不急之地带。

故而!

裴文远去青州,意义也就更为重大!

而在这一点上,姜长歌显然不好对姜长慎直说。

总不能说,裴文燕跟臣弟说了,他弟弟的不仅才华不低,军事才能更高,谋算无双……

他姜长歌要是真这样说了,不用姜长慎加深对他和裴文燕的怀疑了。

他自己都得觉得自己傻缺!

反观姜长慎。

他缓缓放下茶盏,手指不由在龙案上轻叩起来,深深的看着姜长歌。

很显然,他现在早已不怀疑姜长歌让裴文远关注青州,跟裴文燕毫无关联。

自己的好弟弟,并未因为年轻,而一时热血充脑。

他始终站在他姜长慎的立场,站在整个大楚的立场,去全盘的思考问题。

作为一个领导者,作为大楚的秦王殿下,是要有这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

不由得,姜长慎忍不住捋须颔首,道:

“那依长歌所见,又该如何安排裴文远入青州呢?”

姜长歌眉头微蹙。

说实话。

这事他不是没想过,只是确实没能想到啥好办法。

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姜长慎一纸诏书便可。

可眼下姜长慎登基后一系列的手段,早已让世家豪阀们对他忌惮不已。

若是裴文远奉诏入青州,断然会被青州豪族忌惮,乃至于使得他在青州寸步难行。

除非——

他犯错!

也只有犯错被贬,明面上站到姜长慎的对立面,裴文远才能在青州利用起裴机留给他的一切资源!

可什么样的错误,才能让人觉得确实是姜长慎雷霆震怒之下,将裴文远贬去青州呢?

罗列罪名很简单!

但能让一群人精觉得不是另有所图,且还得让裴文远深明其意,可就不太容易了!

一时间,姜长歌多少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

姜长慎眼瞅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别提得有多满意。

臭小子!

显然是想通了其中的厉害曲折,故而才没说出直接下诏,这等浑话!

不错!不错!

虽然眼下还有很多细节,姜长歌没能考虑尽善尽美。

但俨然,姜长慎已经十分之满意。

他开口道:

“一时想不出来,就留着下朝慢慢想。”

“去宣丞相等人吧。”

“他们怕已在后阁等急了。”

闻言,姜长歌也是缓缓收回了思绪,领命向着后阁而去。

他是先李弼等人一步,来到神龙殿的。

主要倒不是裴文远,而是将孟况的《治世二十一疏》给姜长慎送来。

很显然,姜长慎对此很是激动。

然而。

他却始终只字未提。

这股子养气功夫,不骄不躁的劲,让姜长歌深觉他得向姜长慎好好学习。

不仅是姜长慎!

李弼、曾湘麟等人,何尝又不是他学习的对象呢?

眼下别看他说的这么溜,真要到了实际内政上,他显然还是非常不足的……

多学习!

多思考!

然后总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便是现今姜长歌对于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