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十六章金陵惊变:玉匣迷踪
建文元年七月初一,申时三刻,南京明故宫午门。
朱瞻膳望着宫门上方新换的山河永固匾额,鎏金大字在暴雨中泛着冷光,与三个月前梅花卫之乱时的焦黑痕迹形成鲜明对比。春桃握着油纸伞的手微微发颤,伞骨上的素梅雕花已被换成并蒂莲,却仍挡不住从宫墙缝隙吹来的腥风——那是秦淮河飘来的腐臭味,与当年胡广伏诛时的气息如出一辙。
小王爷,她压低声音,昨夜钦天监夜观天象,说紫微星旁出现扫帚星,恐有血光之灾
天象之说不可尽信。朱瞻膳打断她,目光落在宫门两侧新增的锦衣卫身上。这些人皆着黑衣,腰间佩刀刻着隐晦的梅花纹——正是纪纲新组建的暗桩卫,表面拱卫皇宫,实则监视群臣。
两人刚入午门,便见方孝孺匆匆走来,官服下摆沾着泥点:忠勇伯来得正好,陛下宣你即刻前往奉先殿,说是...找到了太祖爷的《皇明祖训》真本。
真本?朱瞻膳挑眉,陛下之前不是说,真本藏在奉先殿暗格?
方孝孺凑近,声音里带着焦虑:怪就怪在这儿。今早打扫时,太监发现暗格已被打开,里面的玉匣不翼而飞,却多了这东西。他展开袖中纸卷,上面画着朵六瓣梅花,花蕊处写着星槎洲三字,笔迹与苏嬷嬷临终前的血书一致。
朱瞻膳瞳孔骤缩。星槎洲之战后,梅花卫明面上已被肃清,但昨夜他收到密报,说南洋诸国仍有永乐通宝流通,此刻看来,余党竟已渗透回南京。他摸向腰间的山河珏,珏身的并蒂莲纹路突然硌手——自从徐州之战后,这枚珏便常发出异常震动,仿佛与什么产生了共鸣。
奉先殿内,朱允炆正对着太祖画像出神,案上摆着个刻满二十八宿的青铜匣,正是失踪的玉匣。他转身时,朱瞻膳注意到其眼角新增了细纹,龙袍上的金线已有些许磨损——自星槎洲归来后,这位帝王便常彻夜批改奏疏,甚至在龙案旁摆了药炉。
忠勇伯,朱允炆指着青铜匣,打开看看。
匣内铺着黄绫,上面放着卷羊皮书和枚铜钥匙。朱瞻膳展开羊皮书,赫然是朱元璋的笔迹,却在藩王不得私铸钱币一段旁用朱砂批注:燕藩可例外,以御北元。更惊人的是,落款日期竟是洪武三十五年——而历史上,朱元璋早已在洪武三十一年驾崩。
这是...假的!方孝孺惊呼,太祖爷驾崩时,臣就在灵前,何曾留下此等遗训?
朱允炆却摇头,指着羊皮书边缘的火漆印:这是皇宫内库的'天子万年'印,除了朕,无人能伪造。但奇怪的是...他拿起铜钥匙,钥匙柄上的燕纹与朱棣铠甲上的纹路分毫不差,此钥匙能打开奉先殿暗格,而暗格的机关,只有太祖爷和朕知晓。
朱瞻膳忽然想起星槎洲洞穴中的星象图,那些纹路与青铜匣上的二十八宿完全吻合。他接过钥匙,试着插入画像后的暗孔,只听咔嗒一声,墙壁竟缓缓打开,露出通往地下的石阶,霉味中混着淡淡火药味。
陛下,小心有埋伏。春桃抽出袖箭,率先踏入密道。
密道尽头是间石屋,中央石台上摆着个巨大的浑天仪,与梅花卫总部的如出一辙,仪身上却多了些新刻的文字:永乐元年,星槎出海,日月重光。朱瞻膳用钥匙触动机关,浑天仪突然转动,露出夹层中的竹简——竟是失传已久的《瀛海图志》,里面详细记载了郑和宝船的航线和海外据点。
太祖爷竟早就知道梅花卫的阴谋。朱允炆喃喃道,他在暗格中留下这些,就是为了让后世子孙破解'永乐'之乱
话音未落,石屋顶部突然传来异响。春桃抬头,看见无数黑点从气孔中落下——是涂了毒的梅花镖!她连忙推开朱允炆,自己却被划伤手臂,镖上的永乐刻字在火光中格外刺眼。
春桃!朱瞻膳抱住她,嗅到镖上的熟悉气息——正是梅花醉的改良版。他立刻撕开她的衣袖,只见伤口周围迅速泛起青黑,与当年朱允炆中毒时一模一样。
用...用玉佩...春桃虚弱地指向朱允炆的并蒂莲佩。
朱允炆毫不犹豫地扯断佩绳,将玉佩按在伤口上。奇异的是,玉佩并未发出金光,反而吸收了毒素,表面浮现出永乐二字的阴影。朱瞻膳这才惊觉,梅花卫早已破解了玉佩的避毒机关,此刻的毒素,正是用首座的心头血混合而成。
带她去太医院!朱允炆沉声下令,纪纲,封锁皇宫,彻查所有与星槎洲有关的人!
当朱瞻膳抱着春桃冲出奉先殿时,暴雨突然转急,宫墙上的山河永固匾额被lightning劈中,永字应声而落,露出底下早已刻好的乱字——不知何时,有人在匾额内侧刻了反文,暴雨冲刷下,竟形成山河固乱的诡异字样。
酉时初刻,太医院。
春桃躺在床上,脸色如纸,手臂上的毒斑已蔓延至肩膀。院判捧着药碗,声音颤抖:陛下,这毒与梅花醉同源,却更凶险。若找不到首座的心头血
朕知道了。朱允炆挥手让众人退下,独留朱瞻膳在旁,你还记得星槎洲之战后,朕让你烧毁的那些'永乐'日历吗?
记得,那些日历遇水会显露出'建文'年号。
可你不知道,朱允炆从袖中取出片残留的书页,有些日历夹层里藏着密信,上面提到金陵有个'梅花坞',是梅花卫的最后据点。他指着书页边缘的水印,竟是秦淮河的支流走向。
朱瞻膳立刻起身:臣现在就去!
等等。朱允炆叫住他,递出枚刻着令字的金牌,带上这个,必要时可调动京营。还有...他欲言又止,最终只拍了拍朱瞻膳的肩膀,小心纪纲。
戌时三刻,秦淮河下游。
朱瞻膳带着二十名玄甲卫潜入河道,水中漂浮的桃花瓣引起了他的注意——七月初本不该有桃花,这些显然是人为投放的标记。顺着花瓣漂流向北,果然看见芦苇丛中藏着座隐蔽的水榭,门上挂着浣花居的匾额,与密信中的梅花坞暗合。
水榭内传来琴音,弹的竟是《玉树后庭花》,曲调中夹杂着金属碰撞声。朱瞻膳示意众人噤声,从屋顶缝隙望去,只见七个身着白衣的女子正在舞剑,剑穗上的梅花结与春桃的袖箭装饰完全相同,为首者竟是失踪的宁国公主府绣娘。
姐妹们,绣娘收剑,首座大人传来消息,金陵即将有变,我们的'永乐通宝'已渗入京营,只等七月初七
她话音未落,朱瞻膳的玄铁剑已破窗而入,钉在她面前的立柱上:等七月初七'荧惑守心',趁机兵变,对吗?
绣娘脸色剧变,挥手掷出梅花镖。朱瞻膳侧身躲过,却见镖尖钉入墙壁后,竟触发了暗格机关,露出里面堆积如山的永乐通宝和火器图纸。更惊人的是,墙角摆着个棺材大小的木箱,箱盖上刻着明太祖高皇帝之灵柩——分明是伪造的太祖遗棺。
你们想借假遗诏和假灵柩,制造'太祖显灵废建文'的假象?朱瞻膳逼近,首座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