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何昭仪送出来的《闺阁淑训》,宁国府里的人不当回事,但还没烧干净。
覃乐瑶靠在床边,借着螺钿拔步床里的琉璃灯,拈着翻了几页。
论起这些文采诗书来,她不如宁家的小姐,也不如沈氏通晓。
因此只是略翻了翻回目,就把册子撂在腿上了。
这册书是腊月时就传出来了,在京师里传扬了一阵,但还没有特大的名望。
直到元旦朝贺那天,才真正是把名头给扬起来了。
元旦入宫朝贺那天,在内宫命妇的酒宴上,听见不少人议论这本书。
那是沈阁老与礼部官员都说写得好,连万岁爷也就跟着称赞了几句。
说起来便是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底下人自然是争相附和。
都说何昭仪写这本书,真是班婕妤在世文德皇后重生,贤惠的没边儿了。
宫宴之上不单是宫外命妇诰命,就连一众大臣都跟着说好。
宴席上是人人吹嘘,恨不得要把病入膏肓的皇后废了,将何昭仪捧上去。
当时宁老太君也是倚老卖老,说了不少好话出来,何昭仪欢喜的不得了。
宁国府的女眷有三代一品诰命,老太太开了口,宁夫人和沈氏就没说话。
宫宴上覃乐瑶的座位靠后,同着二三房太太排在大殿门口。
因此起坐出入的时候,听见侍宴的小太监私下议论。
这本书并非何昭仪亲手写的,而是五皇子新调来的侍讲学士魏探花写的。
宫里娘娘写这些女教书籍,外头请人代笔,倒算不得什么大事。
向来这些文字的东西,谁主笔谁润色也都无所谓。
这本《闺阁淑训》吹的天上少有地下无双,其实也不过拾人牙慧。
把那古来的贤德后妃故事拼一拼,外加新编的何昭仪事迹凑一凑。
写来写去也没什么新意,新瓶装陈酒而已罢了。
可这事若细细想一想,又实在令人深思。
五皇子是何昭仪儿子,沈阁老是五皇子师父。
给娘娘代笔的魏探花,既是侍讲学士,又是沈阁老的新女婿。
说是结党营私确实大了些,起码也算是个暗中密谋。
这本书在皇宫与京师吹的这么热闹,覃乐瑶就不信吕公公没盯上。
从腊月中这册书刻印分发,直到今天元宵节,过了整整一个月了。
司礼监与大内竟然没有半点动静,受宠的安婕妤也没出头说过半个字。
光是宫里这份安静,就该知道是有暗流涌动。
一想到这里的复杂,覃乐瑶原先的困倦也没了,倚着床头把灯剔亮了。
烛花正飘动闪烁,就见暖阁帐幔挑开,宁元竣从外头回来了。
他这神色自然是不好看,脸上身上都带着寒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