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往返(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积雪覆盖的不只有土地,还有土地上的人类造物。

    南湖镇西南方、大概5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处燃油车坟场。

    张文在雪地里走了近一个小时,才找到这个地方。

    用大扫帚扫下报废车辆上的积雪后,张文将手贴在冰冷的车壳上。

    有护甲阻隔,他倒是没感受到任何凉意,只是放出了成万上亿的纳米机器人,迅速地回收眼前的宝贵金属。

    同时,张文让小零检索储存的信息,以便于了解更多联盟车辆的事情。

    纳米机器人将报废车辆的金属转化为资源点,并以立方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很快就把仅仅只有两立方米的储物空间塞满了。

    不过,张文带来了两辆木板车,还能装下更多的资源。

    在他工作的时候,小零一边帮他清理覆盖燃油车坟场的积雪,一边为他播报相关的新闻,也算是打发时间。

    有一段时期,联盟大力推动电动车辆的普及,上至公交车、下至两轮车,原本的燃油车领域被电动车全面入侵。

    不过,很长的一段时间,燃油车与电动车处于并行的状态,各有各的优点与缺点。

    它们各有拥趸,由于电动车的动力来源:电池,始终克服不了在高海拔地区的容量衰减问题,电动汽车一直没能彻底淘汰燃油车。

    直到能量电池横空出世,电动汽车最大的短板被补齐,燃油车最后的优势宣告终结。

    在联盟补助政策与燃油涨价方针的夹击下,燃油车彻底退出了市场,在市占率中成为了Others。

    不过,联盟曾经拥有高达3500万的燃油车年产量,生产的大量汽车倾销海内外,数量极其庞大。

    而在它们被电动车淘汰后,如何处理每年都报废的大量汽车,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汽车回收产业前景不错,但正好撞上全球联合组织通过了更加严厉的环保决议,遭受重创,无法在保持环保的情况下大量回收燃油车。

    作为回收行业,污染是家常便饭,如果不想让附近的居民怨声载道,逼得人家向全球联合组织揭发回收产业链,就只能缩小产业规模了。

于是,回收公司将工作中心放在燃油车的高价值零件,例如发动机、离合器上,以提高利润;

    而像车架这样费时费力,回报又低的组件,就只能找个便宜的地方堆起来,等待以后慢慢处理。

    这一等,便是三十五年。

    时隔三十五年,张文是第一个让这里发生变化的人。

    汽车坟场没有发动机、没有变速箱,没有中控系统,甚至没有轮胎……除了数不尽的金属板与碎玻璃,这里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连拾荒者都不稀罕这里,因为制造汽车所用的金属,并不适合改造成护甲。

    不过,即使张文,还有他放出的纳米机器人努力工作了一个多小时,也只是让汽车坟场空了一角。

    这里的报废垃圾实在是太多了,长时间的空置,已经让大量的金属被氧化、生锈,导致回收的资源点数量变低。

    在张文工作的时候,偶尔能翻出来一两窝沉睡的蛇,如果不是他穿着护甲,肯定要被咬上好多下。

    可惜,张文对蛇肉不感兴趣,只是将其抽筋扒皮,留待他用。

    资源点化作的立方体密度极大,两辆木板车还没装满,就已经沉重得快要拉不动,回收工作也只能暂时搁置。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