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自有考量(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杜骞,也就是兵部尚书,也和承恩侯一样,是个会钻营的人。

    只不过他运气不如承恩侯,他的女儿原本是和萧云彻定了亲的,没想到定下婚期那年,萧家就倒了。

    和萧家退亲之后,在他的权衡利弊之下,当年就将女儿嫁给赵程做了继室。

    没想到,过了不到四年,赵程也丢了性命。

    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他女儿还未生子。

他已经在赵程死后将女儿接回了杜家,就等着有机会,再攀一门能提携自家的亲事。

    对于承恩侯这个前亲家,有利可图时,自然是同盟。

    现在嘛,虽说赵家有爵位,但赵家并无出色的后辈。

    于他而言,这便是没有攀附的价值。

    两家的交往上,当然也就回归到普通同僚的关系。

    “你掌管兵部......”

    “承恩侯,兵部无权调兵。所以,京郊的事情,本官不能置喙。”

    承恩侯还想再劝,杜骞直接将他的话打断。

    兵部无权调兵,承恩侯当然知道。

    可他儿子赵程是怎么死的,他可记得清清楚楚。

    当时明明就没有上战场,最后却只交给他一具冰冷的尸体。

    小齐王的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但三十万叛军的生死,也不是他一个文官能决定的。

    他当然得多拉几个同盟。

    “高大人,你说京郊那些人该如何是好?三十万叛军呐,多在京郊留一日,就多一日隐患。

    等他们都恢复如初,怕是又要像前阵子那般对峙。

    如此,也不是长久之计不是?”

见杜骞不搭理自己,承恩侯不得不再找别人做同盟。

    “赵大人说的有理,不过本官的意思,也是等皇上定夺。”

    高颂是嵘安国当朝首辅,才三十三岁,已经做了五年多首辅,是安景帝当太子时就培养的亲信。

    赵家人,他虽然看不上,但在无伤大雅的事情上,也会给些面子。

    叛军的事情,他自有考量。

    绝不会像承恩侯想的那般简单。

    “高大人既如此说,那下官便不着急了。”

    承恩侯心里气的要死,嘴上却真的不敢再多说。

    高颂虽然比他年经轻十几岁,但官阶却比他高了好几级。

    罢了,明的不行,那便来暗的吧。

    ......

    又过了三天,安景帝清醒的时间总算是长了一些。

    高颂确定他能处理朝政了,才去跟他说小齐王的事。

    “你的意思是,将小齐王软禁在京城?”

    安景帝想直接杀了小齐王,以绝后患。

    “将小齐王贬为庶民,留在京中为您试药。”

    高颂是想让小齐王生不如死。

    以后若有机会,还要将他送回睛州,交给被他盘剥过的百姓,让他们出口恶气。

如此,收回睛州民心,便能事半功倍。

    “那三十万叛军,该当如何?”

    安景帝略一想,便明白了高颂的意思。

    虽然不愿这般麻烦,但高颂跟随他多年,出的主意从来都没有错过,他也不愿反驳。

    “送去北地,对抗乌肃。”

    高颂道。

    “疯......疯成这般,如何对抗乌肃?又该由何人领他们去对抗乌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