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周请附(地图见彩蛋章)(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光大四年(570年)七月初五。

    陈车骑大将军章昭达将归郢州,帝见之于乐游苑,使医者为之诊疾。

    医者言昭达寿将不永,帝遂有易帅之念,昭达固争之,乃止。

    七月初九。

    诏以吏部侍郎萧引为瀛州刺史,更命瀛州都督任忠监众土司及官兵大检境内,求金银矿脉。

    七月二十。

    北周兵与齐将斛律光相持旬月,忽退。

    斛律光恐周人诈,遣轻骑追之,虏其后队将校数人,审之,方知北周主已不在军。

    齐诸将皆欲追周兵立功,闻北周主已令周将韦孝宽将兵三万守潼关,乃熄其念。

    时斛律光受猜忌,麾下兵马只数万,忌韦孝宽之名,未敢轻动,乃上书邺中,请朝廷益其兵马以攻关中。

    齐主高纬本欲从之,和士开、陆令萱等固争之,齐主乃罢其议,仅令斛律光修城寨营垒于弘农、宜阳,以备周师再入寇。

    七月二十二。

    有北周兵三万树北周主宇文邕旗帜,自汉中出利州(今广元)迫南周剑阁。

    时南周以右丞相陆腾守剑阁,然南周主宇文训忌其势大难制,闻北周攻齐,以为北周必不南来,先已令其麾下兵万人还成都。

    此时,北周兵来,剑阁兵止一万数千,陆腾无奈,惟聚兵六千于剑阁守关,以其余士卒分守险要,并遣使者告急成都。

    七月二十五。

    北周主宇文邕亲率其军屯于剑阁之北,并遣使劝关内降之,陆腾斩其使者,以示不屈。

    七月二十六。

先是,北周主宇文邕以太师尉迟迥知巴蜀汉中形势,问彼取蜀之计。

    尉迟迥请宇文邕率大军为疑兵迫剑阁以诱陆腾,而其自将偏师出米仓道取巴州(今巴中)以迫蜀军侧后,宇文邕用其谋。

    其日,尉迟迥将北周兵二万,自米仓道入于蜀中,南周巴州刺史降。

    北周兵乏粮,时蜀中稻熟,尉迟迥令大军割稻于野,以足军粮。

    七月二十九。

    南周君臣闻北周南侵剑阁,又闻尉迟迥已由小道入蜀,取巴州,皆大震怖。

    驸马都尉苏威请南周主遣辛昂将成都兵助陆腾御北寇,又请南周主亲赴恭州(今重庆)募兵,以为后援,以备不测。

    南周主宇文训虑南北二周死敌,若己陷于北面,绝无生理,遂赞成其议,并尽发府库宫中积蓄以助军需。

    七月三十。

    南周主尽发成都并各州郡兵三万五千,益陆腾兵,并以辛昂为隆州总管,副陆腾以御北寇。

    八月初一。

    北周轻骑现于隆州(今阆中)。

    八月初二。

    南周主宇文训与左丞相叱罗协携宫室、百官及其亲眷东巡恭州。

    八月初四。

    尉迟迥督北周兵攻隆州城,谍人夜启其门,隆州遂下。

    南周将辛昂闻报,急令麾下分守潼川(今梓潼)、盐亭(今盐亭)、南宕渠(今南充)三郡,以扼北兵之势。

八月初六。

    南周陆腾闻隆州失陷,知剑阁腹背受敌已不可守,遂与辛昂相议,弃剑阁退保潼州(今绵阳),以增北兵辎重之累。

    辛昂善兵事,颇知蜀道转运之难,以为能守潼州至冬日,则北兵乏粮,必退,遂赞成其议。

    八月初七。

    南周兵弃剑阁,陆腾自将兵二万七千守潼州,令辛昂将兵一万八千守盐亭、南宕渠两为犄角。

    八月十三。

    南周主宇文训至于恭州,遣使者赴建康请援。

    八月十七。

    北周主宇文邕与尉迟迥合兵攻潼州,潼州城坚,北周兵数攻之,不能下。

    两军遂相持于潼州(今绵阳)、南宕渠(今南充)一线。

    九月初五。

    南周使者至建康,请援兵。

    帝托以国用不足,仅免南周本年供奉,并以巫山榷场所获之利数千万资之,至于援兵,则不从。

    九月十二。

    蛮夷以蜀中乱,南周兵皆赴北方,于是聚兵陷越嶲(今西昌),南宁州爨氏亦叛南周,云州(今大理)遂与巴蜀音信断绝。

    十月十三。

    南周主遣兵万五千人援陆腾。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