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书读少了(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来到村长家里,很快立好地契,众人签字摁手印。

    “明日就要进山,苏郎君家的地契就劳烦老郑头替我走一趟官府!”村长把地契文书交给其中一位老者。

    老郑头郑重接过。

    “郎君,你们需要多少石灰,这些可够?”村长搬出家中余留的石灰。

    苏步成看向苏樱,“阿樱,可够?”

    苏樱摇头实话实说,“这些一亩地都不够。”

    “一亩地都不够?竟要这么多?”众人大惊。

    “嗯,一般情况下,施入量100-150斤/亩,才能基本解决土壤中的病害…”

    苏樱给在场的人科普石灰消毒、什么样的腐土肥沃,以及什么情况下的土壤才可以用石灰消毒。

    土壤消毒,最好用熟石灰,尽量不要用生石灰。

    因为生石灰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而熟石灰是生石灰加水后反应的产物,里面大量的热已经释放。

    石灰是碱性,腐土中应加入多少,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

    如果土壤PH值大于7.5,就不能用石灰消毒。

    大多数腐土是酸性土壤,极个别地区受当地水质影响,呈弱碱性,但只要经过几次淡水灌溉,也会呈微酸性。

    华夏土地大多在4.5-8.5范围内,由南向北PH值递增。

    长江以南的土壤多为酸性和强酸性,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

    这里没有试纸,测不出具体的酸碱度,要辨别腐土酸碱性,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土源、土色、地表植被、质感、浇水后的反应等。

土源是指腐土来源,来自山川、沟壑的腐土,多呈黑褐色,比较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是比较理想的酸性腐土。

    酸、碱土的土色大不同,酸性土壤一般颜色较深,多为黑褐色,而碱性土壤多为白、黄等浅色。

    腐土酸碱性受地表植被影响,生长野杜鹃、松树、衫树等植物的多为酸性土,生长柳、谷子、高粱等植物的多为碱性土。

    酸、碱土质感不同,酸性土质地疏松,握在手里有一种松软感,通气透水性强,不易结块。

    碱性土质地坚硬,摸起来十分结实,容易板结成块,通气透水性差。

    最后就是浇水后的反应不同,酸性土浇水后下渗较快,不冒白泡,水面较浑。

    碱性土浇水后,下渗较慢,水面会冒白泡,起白沫。

    这一片大山,山脚树林皆松树、杉树,腐土黑褐色,土质松软,是上好的酸性腐土。

    所以苏樱才敢明确用石灰消杀。

    在座众人听完,久久回不了神,一个不起眼的土壤竟蕴含这么多学问。

    “唉!惭愧、惭愧啊!”村长一拍大腿,“我等枉活了几十岁,竟不知还有这等学识,守着宝山挨饿,也是活该!”

    想着这么多年,放着肥沃的腐土不用,苦巴巴垦荒地,觉得心好痛!

    这苦白吃了!还是书读少了。

    当年若是多读几本农书,也不至于白吃这些苦!

    “好在你们来了!以后我们这里的地会越来越肥!”村长很快振作起来,开心道。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