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老先生求诗(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门外,传来张升云闷闷不乐的声音:“知道了。”

很快纸笔就被送了进来。

    姜良提笔在纸上停顿了一下,望向张文龙。

    “老先生,你这位好友叫什么名字。”

    “宋军。”

    姓宋?

    姜良心中一紧。

    联想到宋红颜的姓氏,还有张宋两家的关系。

    他心里,渐渐有了些猜测。

    张升云则纳闷道:“你们不是在谈事情吗?要纸笔干嘛?”

    姜良回过神来,淡淡的应了一声:“写诗。”

    闻言,张升云直接赖着不走了。

    他可是亲眼目睹过,姜良的才华的,当初短短几分钟创作出来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直接让他惊为天人。

    他虽不是什么文化大师,但也算半个诗词爱好者。

    能第一时间看到姜良创作的新诗,怎么也不愿意离开。

    “呼~”

    姜良轻呼一口,提笔就在纸上写下来三个大字。

    《赠宋军》

唰唰唰~

    笔锋转动,几乎没有停留,姜良继续写下去。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几乎开篇的第一句,张升云就忍不住鼓掌了。

    姜良果然还是那个姜良,开篇就奠定基调!将朋友难以相见比喻成参星和商星此起彼落永不相见,简直是绝了!

    那种好友分别,命运难测感觉,顿时就扑面而来。

    张文龙没有说话,就这个开头,还不足以让他震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也是面带欣赏之色。

    刷刷刷~

    笔锋再次转动。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这句话一出,张文龙也开口了:“不错。”

    少壮与衰老的对比,用“少壮能几时”和“鬓发各已苍”写出人生变化之快。

    尤其是这句“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短短十个字,就把当年抗战时期的背景点出来了,社会动荡、生灵涂炭,描写的十分形象。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中间这一段,讲的是重逢场景和情感交流。

    无论是“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的描绘,或者“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热情款待和“一举累十觞”的真诚畅饮,都体现出,双对情谊的珍视和感动。

    语言质朴平实、通俗易懂。

    这也是这首诗的高明之处,不事雕琢却动人心弦,如话家常一般,让人能感受到从诗中流露出的感情。

    最后。

    姜良写下结尾两句话,然后停笔。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结尾一出,两人顿时拍手叫好。

    开篇“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结尾“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首尾呼应上了。

    神来之笔,峰回路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