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你是谢观应的女儿?(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王小屏亲手制作的竹剑,切割翻滚的云海。每当看到那汹涌的云层在他的剑下如玉石般碎裂,他便感到无比畅快,甚至有时会兴起,人剑合一,凌空飞跃于云海之上。

    尽管秦长安未曾正式修习剑术,但自从握住那柄竹剑后,其剑道修为竟似有神助,一日千里,这让每次陪同前往小莲花峰练习的洪洗象羡慕不已。洪洗象最艳羡的,莫过于秦长安手中的那把质朴无华的竹剑。竹剑本身并无特殊,但关键在于,那是小王师兄亲手所制!

    想到这里,洪洗象总是忍不住一阵郁闷。小王师兄如今连让他去紫竹林放牛都不许,却肯将最具灵性的紫竹削成剑赠予小师兄。同样是师弟,这待遇差距未免太大了些。每当洪洗象向秦长安提及此事,得到的不过是秦长安的轻笑,无论洪洗象如何恳求,竹剑始终不肯易主。这并非秦长安吝啬,而是因为他深知,那柄自吕洞宾飞升后沉睡于真武大殿檐下的古剑,才是洪洗象命中注定该握的剑。

    秦长安对此心知肚明,却并未刻意推动洪洗象走向那条路。毕竟,洪洗象修行的是浩渺天道,一切皆讲究机缘,若时机未到,即便是提前透露未来的种种,非但无益,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武当山近期因秦长安出关而热闹非凡。他甫一出关,便教训了那嚣张跋扈的北凉世子徐奉年。传言,若非小师叔祖及时制止,六师叔祖恐怕真要取了那世子的性命。这一事件在山中引发了广泛讨论,老一辈道士多显忧虑,徐奉年毕竟是北凉世子,人屠徐骁之子,六师叔此举无疑触动了北凉王的逆鳞,恐难善了。而年轻一辈的道童则拍手称快,对这位时常找骑牛小师叔祖麻烦的北凉世子早已不满,如今见他被新出关的六师叔祖教训得不轻,甚至一度被打晕,下山时仍是昏迷状态,无不觉得大快人心。特别是秦长安那句“要么下山,要么死,你选一个?”在山上迅速流传开来。

    据说,当时在洗象池,几位师兄闻讯而来,躲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差点就要摇旗呐喊。如今,道童们的偶像不再是骑牛的洪洗象,而是刚刚出关的秦长安。大家纷纷揣测,六师叔祖仅在藏书阁闭关读书十年,怎会有如此通天的修为?

    秦长安并不知晓自己在道童心中已成为传奇,他更在意的是,为何北凉王府至今毫无反应?即便选择息事宁人,也不至于如此平静。徐奉年一生首次吃此大亏,以他的性格,怎能忍而不报?徐骁曾为徐奉年割舍广陵王的肉,此次却毫无动作,令人费解。

    正当秦长安疑惑徐奉年是否真是徐骁之子时,北凉王府的使者终于抵达。来的并非徐骁或徐奉年,而是两人。一人披散着头发,面色苍白如雪,眉心一抹淡红,宛如倒挂的丹凤眼,形容枯槁,恍若幽鬼。另一人身形修长,身着白袍,黛眉如画,一双桃花眼狭长而迷人,肌肤如玉,瓜子脸俊美绝伦,超凡脱俗。这人身侧挂着两柄刀,神色孤傲,但对待身旁那位病弱的男子却极其尊敬。

    秦长安立于藏书阁前,望着并肩而来的二人,待他们走近,才缓缓开口:“仪山先生此行,为何不带陈芝豹与徐偃兵一同前来?”

    那病弱男子正是辅佐徐家踏平六国,被誉为“毒士”的李仪山!

    李仪山闻言微笑,秦长安的意思分明是,若想以力压人,除非陈芝豹与徐偃兵联手,或许才能让他屈服。陈芝豹的“白衣兵圣”之名威震天下,武道修为深不可测,秦长安知道不足为奇。但徐偃兵半步武圣的身份,连徐奉年这位北凉世子都不得而知,秦长安又是如何得知?要知道,徐偃兵可是徐骁与李仪山共同留下的对抗陈芝豹的后手,从未公开。

    秦长安将徐偃兵置于陈芝豹之后,显然更为重视徐偃兵,这让李仪山不禁回想起徐奉年曾提起秦长安一语道破绣冬剑来历的事,更加坚信秦长安确实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