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辛弃疾面前念词?(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既然到金陵,牛仁在回去之前,还去镇江拜访了总指挥长江联防的辛弃疾。

    只是两人见面,不是在镇江大营之中,而是在京口北固亭。

    四十年前,也就是1162年,隆兴北伐前夕。

    辛弃疾自耿京义军奉表南归时,在这里写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如此千古名篇,牛仁前世今生都如雷贯耳!

    可惜,英雄迟暮,美人白头!辛弃疾今年六十四岁了。

    他远望镇江金山寺,道:“牛仁,去年一别,我曾赠给你我的词!说无论你是如何志向,我们这些长辈都会全力支持。如今,你可已经下定了决心?”

    牛仁心中已有答案,但是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改了对方另一首词,吟诵了出来: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汉室八百州(原文: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南宋(原文: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否?图卷收亚欧(原文:寿君双玉瓯)。”

    这首《破阵子》虽不如另一首出名,但也是辛弃疾倾注饱满心血、感情之作。

    是二十多年前,辛弃疾送内兄范南伯去铁掌峰下的泸溪县就任,为其壮行的!

    牛仁修改这首词的用意,是希望辛弃疾坚定信心,和他一起做正确努力,舍去救不活的“小国(南宋)”,一心为汉室百姓共有的“大国(神州)”而奋斗。

辛弃疾刚听完就明白了,他点出其中关键:

    “你把我这首词中的‘君王三百州’,改为‘汉室八百州’;把‘寿君双玉瓯’,改为‘图卷收亚欧’。又把小小‘泸溪’,直接写为‘南宋’!仅此三处,其中的意象便截然不同!足可看出你的志向。很好!很好!”

    牛仁反问他:“我做出决定了,那么您呢?”

    这时刘海薇等人也登上山来。

    辛弃疾一滞。他想起了与他同样弃金归汉、曾在此担任镇江军节度使的岳父范邦彦(着名大诗人),以及意气风发今安在的内兄范南伯……

    可惜,自己翁婿三人虽然诗词无敌、军阵无双,自从归顺于南宋之后,却是半生困顿、半生闲置!

    “啊!”

    悲愤处,他连连长啸,山下连绵军营都被其震惊。

    啸罢,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提醒道:“牛仁,虽然我见过你画的亚欧地图,也练了你给的养生功法,希望还能看到汉人王朝再次威震西域的那一天。”

    “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今我要做的是利用这次北伐、削弱金国!而你要做的是联络豪杰,等待真正的起义时机。”

    这也是为官一任,尽职尽责。辛弃疾不可能放弃人生中唯一的北伐机会。

    牛仁不再追问,点头称是。

    刘海薇出身蒙古,最关心的是战况:“辛前辈,不知如今对面情况如何?”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