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夕死可矣(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baikecu.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杜荷神色平静道:“慕容顺休息好了吗?”

    “昨天刚回来,现在还睡着。”

    “告诉他,明天带着这些茶叶送去突厥,卖给突厥人。”

    “可是突厥人没有钱,他们都是用羊群换肥皂的。”

    “无妨,那就用突厥的战马来换茶叶。”杜荷又吩咐道:“茶叶一共有三份,一份给漠北,一份给突厥,另一份给吐蕃人。”

    上官仪又问道:“西域人呢?”

    杜荷蹙眉道:“不作考虑。”

    有时候杜荷公子的决定,并不用多问,因这些决定并不是他自己的想法,而是东宫太子的安排。

    整个泾阳,种什么作物,做什么事,要怎么安排买卖也都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因此上官仪觉得许敬宗这种不断问杜荷,为何,为何又为何?

    这种事情是没有意思。

    哪怕太子殿下一句话让整个泾阳的财富化为乌有。

    杜荷也会照办,因这里的一切也都是在太子殿下的一句话而建立起来。

    成也是太子殿下,败也是太子的一句话。

    整个泾阳,所有人的命运都在太子的手中。

    如果说现在长安的人都知道,太子殿下与当今陛下是不和睦的,甚至几天前,太子与陛下大吵了一架。

    可在泾阳,这里就是太子殿下一个人说了算的地方。

    听完了杜荷的吩咐,上官仪见到许敬宗正在与应公说着话,一间小屋内,许县丞正在向应公抱怨着。

“你说这杜荷公子到底在想什么,他难道放着这么多肥皂留着囤灰吗!”

    武士彟坐在屋内,正闻着茶香,女儿小武就坐在里屋,正在学着写字。

    听完许敬宗的一阵抱怨,武士彟放下手中的茶碗,道:“老夫不参与泾阳经营你说的这么多,也不是老夫能够左右的。”

    许敬宗气馁道:“杜荷公子宁可将茶叶卖给吐蕃人,也不愿意卖给西域人。”

    武士彟笑着道:“许县丞,泾阳的图谋不是为了赚取眼前的银钱,那就说明一定有更大的图谋。”

    “更大的图谋?”许敬宗挥袖道:“不就是做个经营,买来卖去的事,有什么好图谋的。”

    武士彟缓缓道:“长袖善舞,多钱的人一定善贾。”

    “应公言外之意是什么?”

    武士彟低声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既然眼前的利益没必要去争取,那就有更大的图谋。”

    许敬宗还是不解地啧舌。

    武士彟又笑了,接着道:“许县丞是县丞,太子殿下只是让你建设泾阳,可从未说过让你参与肥皂经营,现在太子要主持互市,所图谋一定是更大的利益,许县丞坐好自己的位置,办好你自己的事。”

    许敬宗气馁一叹,只能快步离开。

    等客人走了,小武这才从里屋走出来,十岁的她嬉笑着道:“爹爹,这个许敬宗好笨。”

    武士彟抚须道:“你要称呼他许县丞。”

    小武又道:“爹爹,我们什么时候去长安?”

    武士彟道:“你又想着去见徐慧了?”

    “爹爹!”

看女儿央求的样子,武士彟犯难道:“等忙完泾阳这些事就回长安去走走,为父还要去见见太上皇,听说他老人家戒酒了。”

    小武重重点头道:“好,爹爹要说话算话。”

    武士彟抚须笑着,“当爹爹的何时说话不算话了?”

    应国公在泾阳这半年,参与泾阳经营,将原本并州的许多商人旧故都介绍给了杜荷。

    因此现在杜荷的绝大部分的人脉也都是当年并州的人脉。

    这些资源都成了杜荷开拓生意的基础。

    在泾阳忙了三天,武士彟便动身去长安了。

    一驾马车缓缓到了长安城前停下,武士彟先去见徐孝德,如今徐孝德任职工部侍郎,正在为陛下营造避暑的别苑。

    因此,此番前来走了空没有见到徐孝德,便将女儿先交给了徐孝德的夫人照顾着,小武还有徐慧能够陪着玩闹。

    他也放心了,便快步去了皇宫。

    东宫,李承乾吃着胡瓜,看着皇叔送来的文章。

    李道宗站在一旁道:“这个裴县尉到了渭南县之后,也没有大动干戈,殿下交给他的三年计划,此人多半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李承乾道:“若裴守约不是这块料,以后想个办法入军。”

    “入军?”李道宗越发不解了,道:“此人是科举入仕的文人。”

    直到现在,在李承乾的认知中什么人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多半是合适。

    也就有了要在泾阳种葡萄,在后世泾阳是一个种葡萄的好地方。

    那么裴行俭在后世会成为大唐举足轻重的将领,放在现在也应该正确的。

    直到现在李承乾也想不明白,自己的估算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个裴行俭为什么会是一个文人?

是文人也就算了,他的文人水平怎么这么差,就连科举也只是堪堪及第。

    还有李义府,也是如此。

    这种从后世来的认知,让李承乾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比如说这样的人应该会是办事的能手,因此这种方面的认知,从许敬宗与上官仪身上已经验证过一遍了。

    这是可行的,但眼下来看……

    李承乾开始对这种认知的套用有些迷茫了,难道说真是自己误会了?

    “裴守约若是当不好县尉,那就将他放到河西走廊,给孤戍守边关去。”

    李道宗小声道:“这不好吧。”

    李承乾道:“有什么不好的?”

    李道宗挤眉弄眼,“殿下,有点过分了,这应该是赵国公这个吏部尚书的事,官吏升迁与东宫无关。”

    咬了一口胡瓜,李承乾轻描淡写道:“吏部尚书是孤的舅舅。”

    “就算是赵国公可以应允,房相也不见得会放任殿下的。”

    “房相是孤的老师。”

    李道宗还想再反驳,又找不到理由了。

    (本章完)